JIS Z 2911防霉測試是什么?防霉測試方法有哪些?
JIS Z 2911:2018 抗真菌性能測試方法 7:纖維制品的檢測(濕式法)Methods of test for fungus resistance(GZ只有濕法的能力)適用于紡織品,針織襪類,網,絲,帶,索等纖維制品的防霉性能測試。
作為第三方檢測中心,中科檢測機構擁有CMA和CNAS認證檢測資質,檢測設備齊全,數據科學可靠,可出具國家認可的防霉測試報告。
防霉測試標準介紹
JIS Z 2911:2018是日本工業(yè)標準,規(guī)定了工業(yè)產品或材料對霉菌抵抗性的測試方法。這個標準適用于需要霉菌抵抗力的工業(yè)產品或材料,如塑料制品、纖維制品、一般工業(yè)產品等,并被廣泛用于評估產品在特定環(huán)境下抵抗霉菌生長的能力。
該標準詳細規(guī)定了測試的準備、通則、不同類型產品的測試方法以及評估方法。測試準備包括藥品和材料、裝置和器具、滅菌方法、培養(yǎng)基和霉菌的保存及使用。測試通則中提到了試料、器具、材料的操作方法,試料的清潔化,培養(yǎng)試驗以及霉菌生長狀態(tài)的判定。
針對不同類型的產品,如一般工業(yè)產品、纖維產品、涂料、皮革及皮革產品等,JIS Z 2911:2018提供了相應的測試方法。此外,還有專門針對塑料產品、電氣產品和電子制品、光學設備和光通信設備的測試規(guī)定,分別在附屬書A、B和C中進行了詳細說明。
JIS Z 2911:2018標準的測試方法可能包括接種法和濕式法等,通過將霉菌接種到樣品上,在特定條件下培養(yǎng)一段時間后觀察霉菌的生長情況,以此來評估樣品的抗霉菌性能。評估結果會根據霉菌的生長程度來進行判定,從而確定產品是否具有適當的抗霉菌性能。
防霉測試用菌
黑曲霉菌 Aspergillus Niger ATCC 6275
桔青霉 Penicillium citrinum AS 3.2913
球毛殼 Chaetomium globosum ATCC 6205
疣孢漆斑菌 Myrothecium verrucaria AS 3.781
防霉測試方法
防霉測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:
1. 培養(yǎng)皿法(濕式法):將待測樣品放置于無機鹽瓊脂培養(yǎng)基平皿里,接種后置于一定溫度與濕度的環(huán)境中,培養(yǎng)一定時間后觀察樣品表面霉菌生長情況。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纖維制品的測試,如紡織品、服裝等 。
2. 懸掛法(干式法):將待測樣品接種后懸掛于恒溫恒濕箱中,培養(yǎng)一段時間后觀察霉菌生長情況。這種方法適用于不易直接放置在培養(yǎng)皿中的樣品,或者需要模擬實際使用環(huán)境的測試 。
3. 土埋法:測試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對紡織品的影響,如顏色變化、生物分解等,導致斷裂強力下降。這種方法適用于與泥土直接接觸的試樣,例如沙袋、帆布、帳篷等 。
4. JIS Z 2911:2018標準:這是一種抗真菌性能測試方法,適用于多種類型的工業(yè)產品和材料,包括纖維制品和一般工業(yè)制品。測試方法可能包括接種法和濕式法等 。
5. GB/T 24128-2018標準:在這種方法中,將試樣放置在特定的培養(yǎng)條件下,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(yǎng)后,通過目視評估霉菌的生長情況,并根據霉菌生長程度來評價材料的防霉性能 。
6. HG/T 4301-2012標準:這是針對橡膠材料及其制品的防霉性能測試方法,規(guī)定了橡膠材料的防霉性能試驗和評價方法 。
7. 定性檢測:通過將抗菌樣品與標準菌株以及瓊脂相接觸,經過一段時間培養(yǎng),觀察有無微生物生長,以此來判斷樣品是否具有抗菌性能 。
8. 定量檢測:定量檢測的原理是將標準菌株定量接種于抗菌產品后,經過一定時間的培養(yǎng),根據測試菌數量的減少率可以定量評價抗菌效果 。
每種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應用場景和優(yōu)勢,選擇適合的測試方法可以根據產品的特性和測試需求來決定。